翼豆

翼豆

  • 學名:Psophocarpus tetragonolobus (L.) DC.
    科名:豆科(Leguminosae)
    別名:四棱豆、楊桃豆、fadas(阿美)、latak(卑南)
    分佈:翼豆因適應力強,風味特殊,在東部成為原住民部落常見之豆類蔬菜,目前中、南部也有栽植。
    翼豆適合在溫暖乾燥氣候下生長,對環境適應性強,對土壤要求不嚴,若遇連續陰雨,也有極佳抵抗性。翼豆開花結莢約15 天後,就要開始陸續採收,太晚採收讓果莢纖維變粗,口感就不佳。
    翼豆的成熟豆、未成熟豆仁、花瓣、嫩莢、嫩葉都可以做為蔬菜食用,蛋白質及維生素含量豐富。花瓣可油炸食用。幼嫩豆莢摘採後切片可以炒食、煮食或汆燙涼拌。原住民朋友則常混以雞肉、排骨等煮湯食用。
    阿美族有一道豬雜湯,將豬肉、豬內臟及豬骨熬湯,在鍋內煮到八、九分熟後,五花肉取出可白切食用,剩下的湯頭將整支的翼豆加入繼續熬煮約5到10分鐘,不但翼豆美味,整鍋豬雜湯也因翼豆調和了一些肉腥味和油脂,而變得更甘甜爽口。
    翼豆的種子像大豆,可榨油、煮食或磨成豆漿,也可磨成粉,混合麵粉製作麵包。塊莖及莢果都可食用,口感清脆爽口,營養價值很高。翼豆的花大而形色美麗,果實奇特。除供食用外,也可當作園藝植物觀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