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苦瓜

山苦瓜

  • 學名:Momordica charantia L. var. abbreviata Ser.
    科名:葫蘆科(Cucurbitaceae)
    別名:野苦瓜、小苦瓜、anengelay (馬蘭阿美)、kakitan(海岸阿美)、lau'lau'san(卑南)
    分佈:在臺灣中、低海拔山區、野地、路旁、荒廢地經常可見。
    山苦瓜的果實小巧玲瓏,未成熟時是深綠色,成熟後轉為橙黃色,內有紅色種子。摘採下來放置一、兩天就會成熟裂開,所以通常採集回來,將嫩綠果實洗淨後,整顆一起放進鍋中燉排骨或雞湯;也可以與丁香魚、鹹蛋及豆豉混炒,山苦瓜嫩心芽的口感及營養價值和果實一樣,可直接炒食或煮湯。
    阿美族人食用是將山苦瓜下水煮,再將煮好的湯冰涼飲用,在夏季裡是解渴又退火的良方,煮過的山苦瓜果實拌些鹽調味就可以食用;嫩葉的部分也是汆燙食用,若一次未吃完,保存時必須用汆燙湯汁蓋過菜葉,再加一點鹽一起冰存。
    市場上有改良過的山苦瓜販售,又稱為青苦瓜,由於營養價值是一般苦瓜的三到四倍,口感介於一般苦瓜與山苦瓜之間,而且青綠色果實的外觀賣相好,料理方式更多元,可涼拌、燉湯、熱炒…等,值得推廣。
    山苦瓜全株都有功用,果實能促進食慾、清涼解渴,苦瓜葉烘乾後可泡茶飲用,苦瓜素能抑制體內脂肪吸收,是減肥好幫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