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齒莧

馬齒莧

  • 學名:Portulaca oleracea L.
    科名:馬齒莧科(Portulaceace)
    別名:豬母乳、kuliya(阿美)、nganun(卑南)
    分佈:生長於平地,尤以田間、路旁、空地常可發現,採食以夏季為主。
    馬齒莧是庭院、田間常見的野菜,環境適應力強,繁殖容易。早期臺灣農家將其當作飼料餵養豬隻,因為它能促進母豬分泌乳汁,這也是被稱為「豬母乳」的原因。馬齒莧的品種不少,食用的一般推薦是以白花綠莖的品種為主,只要用扦插就能蓬勃生長。
    馬齒莧一般食用嫩莖葉部分,吃起來清脆、口感微酸,炒熟後產生薄薄黏液、滋味滑嫩,有點像山藥、絲瓜的感覺。摘採後只要洗淨,再將莖部尾段老硬的部分切除,就可以快炒,或是汆燙後涼拌麻油、碎蒜瓣等食用。也可以做成馬齒莧粥、涼拌馬齒莧、炒肉片或炒蛋等;炒馬齒莧記得要大火快炒,否則容易變老變黃,而且會有酸澀味。
    燉豬腳時加入一些馬齒莧,或是麻油爆香薑絲、肉片,再放入馬齒莧快炒,據說非常滋補。
    馬齒莧除了食用,整株馬齒莧都可以水煮來喝,不一定只用嫩葉,煮好的茶不必添加調味,可以直接飲用。